躲避猫腻,避开增项陷阱,3秒算出报价明细
如何看待装修公司的前景?1人回答
家装公司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传统的只靠施工的家装公司则必倒无疑,连海尔都开始进驻家装了,家装身处家居产业的上游,直接接触着客户,必然会成为建材,电器,家具等企业整合或进驻的对象。
如何看待王祖蓝装修被?1人回答
@醉狮兄邀我之后去了解了一下新闻,以及这个所谓设计师的其人其事。这该怎么说呢,这人根本就不是设计师啊,就是个用戒毒*包装自己到处拉工程的转包商而已。百度出来的是这样的一个简介,但是相关网页是架设在域外的,只能看到这样:百度出来的是这样的一个简介,但是相关网页是架设在域外的,只能看到这样:About Joe Chun-Kit Yiu受教育经历里,并没有所谓的*室内设计留学经历,只有一个什么“大一艺术设计学院”。然后我就检索了一下这个学校,然后我就震惊了:大一藝術設計學校而且就算是这样一个学校,室内设计课程也不是全日制的,而是专门拿*的:好吧,就算是英雄不论出身,不是科班的好设计师也不少,靠天生才华和后天工作积累成为知名设计师的也不是没有,但绝对不算这位姚先生,因为各种新闻网页全部都是说他戒毒奋发图强BLBLBL,各种自我标榜和*嘘,正经作品一个没看到。这知音体的采访。。。。我根本不承认这人是设计师,不要拿这种人做设计师的标杆,这就是个被忽悠上当的*,跟正经设计师一分钱关系都没有。正经设计师是这样的:梁志天_百度百科STEVE LEUNG DESIGNERS 梁志天工作室高文安_百度百科高文安设计公司连君曼_百度百科【连君曼-室内设计师】的最新、全部作品案例所以说,这整件事是对认真工作的设计师的伤害,*应该更加规范室内设计师的行业标准,作为业主也应该谨慎选择。绝大部分设计师,都有作为设计师的原则和底限,从来都是用作品说话,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哭叫着:你看我多努力多有情怀。特别说明,我尊重努力和情怀,但是我反对拿这个来当作商品*,请分清楚。
大家怎样看待装修设计?1人回答
可以。需要几个条件:1.建筑设计模式化,全世界范围内建立经典建筑结构的*库,然后所有建筑都按套这些模板。这时候不需要室内设计师了,只需要不断设计适合这些建筑模板的各种个性化产品的主材以及家具,就像程序员在iOS上开发APP。这时候室内设计师就都变成了产品设计师。2.如果你说的是在差异化如此严重的今天,我天朝同一栋楼上的相同户型房子都可能有超过十厘米的误差,这对将设计精确到毫米的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大的误差,这时你首先要自己精确的测量自己的房子,把旮旯拐角全画出来(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做好的设计,如果只是大概推敲一下当我没说),然后将这个图导入电脑,这时候电脑必须变成一个理性与感*很发达的大脑来进行具体问题分析,并且了解所有材料的特性尺度施工工艺以及价格成本,并且不能犯理想化错误导致某个环节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最好的办法就是网络中存取各个材料商的*。3.如果你说的是电脑通过扫描就能获得房子所有*,然后感性的理解你的诉求就能自主分析设计,所有家具产品之类都能迅速给出方案,然后直接下单委托工厂进行生产。对不起,那不是电脑,是上帝。短期内,第一种情况没有实现的迹象。而第二种情况出现,连需要较高素养的设计师都能被替代,那么基本所有人都不用工作了,*主义将不再遥远。如果真的第三种情况出现了,那么matrix就是真的。
如何看待装修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1人回答
昨天(2015年9月21日)看到《华商报》发了一篇报道,题目叫《互联网家装低价袭来 互联网+还是二道贩子?》,被标题吸引了。看完报道,我不得不说,记者对产品和行业了解太浅,也并不知道真正的业主如何评价互联网装修产品的。我就是互联网装修蘑菇装修的用户,我必须在这里说说我作为一个装修用户对互联装修产品的体验和看法。我自己装修过两次,第一次是两年前,找的传统装修公司,简直痛苦不堪,现在都不愿意回忆起来。我自己买的主材,由装修公司帮我施工,但是期间各种问题不断,比如说,施工过程中需要一个小螺丝钉,一个小灯,工人就给我打电话,必须当天买,否则耽误工期自己负责。大热天,我为了一个小东西各种跑,买错了再去换。后来,施工出现问题,还找不到人,工长说是公司拿了大部分钱,剩下给他的钱太少,他只能以这个标准施工。找公司,又让我找工长,就这样被来回踢皮球。再加上各种增项加钱,整个装修下来,预算增了太多。现在回想依旧觉得*。因为第一次的痛苦经历,这一次我决定找个放心的全包服务装修公司。原本也是打算找装修公司,但后来听说蘑菇装修是互联网装修,一站式解决装修,甚至连软装都有。然后就去了解,发现首先特别省心,从设计到主材、辅料、施工、验收、售后,一站式搞定装修所有问题,我只需要选择我喜欢的风格图,然后交给他们去做,我就等着竣工验收。 其次,很便宜,整屋全包也只要599元/㎡。我是第二套房子,属于改善型住房。所以我非常讲究装修品质,并不在意价格高一些,最主要是东西好。最初也担心,599元/㎡能有什么,能装出什么效果?知道我的疑虑后,家装顾问首先耐心给我介绍599元/㎡都包括哪些品牌主材和辅料,我发现都是市场上比较好的品牌,甚至还有原装进口的,不管是售价还是品牌影响力,都非常不错。虽然品牌都不错,但也有不少装修公司用好品牌的低端产品,那么品质还是很差的。为了验证主材品质,我去了蘑菇装修西安分公司,一位姓郝的女设计师接待了我,首先跟我详细讲解了互联网装修模式比传统装修的优势,然后知道我的疑虑在主材品质上,带着我在样板间逐一了解主材材质和性能。现场看到了东鹏的瓷砖、圣象地板、摩恩卫浴等主材,知道都是这些品牌的明星产品。那么主材这一关,顺利通过。大家都知道,装修主材再好,施工不细致的话,很可能就是一场灾难。我的第一次装修就是,施工有问题,各种返工,浪费材料和时间。所以我特别在意施工标准和质量。为此,设计师带着我和当天前去下单的用户一起去参观施工工地。去之前,设计师并未跟其他人沟通说要去工地参观,而是直接带我们去了一个随机选择的工地。进去后发现,整个空间非常干净、整齐。所有备用主材和辅料,都有序得摆放在一个区域,上面有一个牌子写着:材料堆放处。工人们都穿着蘑菇装修的工服,带着口罩工作。当天这个工地正在做瓷砖铺贴工作,工人师傅非常细心得做好墙面处理,然后小心翼翼得将瓷砖铁道墙上,然后检查铺贴是否平整。工长告诉我们,蘑菇装修要求墙砖不能出现空鼓率,所以必须每一块砖都严格按照蘑菇装修制定的铺砖标准去执行,而且监理还会一块一块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不仅要被罚款,还要重新贴,浪费时间更多。所以他要求工人每一块砖都贴好,不能有任何问题。之后又去了同小区另一个施工工地,正在做防水闭水试验。监理在卫生间放水,并拍成*发给业主看,让业主通过*了解放水验收标准和细节。监理说,防水要做48小时闭水试验,不但要在业主家检查,还要去楼下邻居家卫生间检查是否有渗水情况。48小时后没有渗水才算防水验收过关,否则要重新做。看完这个两个工地,我基本上对蘑菇装修的施工标准和验收标准有了清晰了解,再加上现场工人施工时的认真和负责,我和其他几个用户都觉得没有什么可担心了。回到公司就把合同签了、钥匙交给他们了。虽然装修过程中也有一些小失误或问题,但整体来讲,蘑菇装修在整个过程中间,还是非常省心、透明的,价格就是最初签订的价格,除了我自己后来增加的一些个性化设计,其他的完全没有增项漏项。而且施工非常规范,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必须赞一下监理杨晨,非常负责任,有什么我想不到的问题,都会替我想到。总的来说,我选择蘑菇装修非常放心、省心,体验也很好。如果下次装修,我还是会找蘑菇装修,也会推荐给亲朋好友。
如何看待装修中流程优化的必要性?1人回答
Home Renovation #2第二篇长篇开头,容我大致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个极典型天蝎座姑*,2015年5月15日*典礼后正式走出校园。研究生主修工业工程,本科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制冷与空调工程方向。高中按科目分班后,待在物化班。简单来说就是一枚彻头彻尾的工科生,患有problem-solving以及detail-oriented*症,极其结果导向,对deliverables的专业性与精准性要求极高。容许犯错,但无法接受不道歉以及屡教不改,更无法接受敷衍了事和忽悠搪塞。与家装行业无任何恩怨,并且再重申一遍,写日志不等于投诉,只是记录人生中的某段经历。不是投诉,不是投诉,不是投诉。请不要小题大做,也请不要污蔑我故意挑事,凡事请查清真相。这一篇在叙述事实的同时,会附上小女子的个人感受和解说,若有不当,还请知*士指出,或在下方留言进行讨论。接上篇,土巴兔的APP一事,因为联系监理张浩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在微博上发了一则抱怨。希望大家对天蝎女至少有个基本了解,那就是嘴贱,有才华到可以把生活中的抱怨描绘得绘声绘色不痛不痒又一针见血。我是会连某家淘宝客服两分钟内没给我回复都会发一个月牢*发朋友圈发微博发人人说个不停的人,并不觉得唠叨一下生活中的不如意有任何不妥。那也是第一次接到土巴兔客服的来电,告知我问题已经解决,可以在后台看到我的工地。原本可以很欣慰,以为是监理张浩提交了我的问题,然而竟然是因为我发的微博。后来监理张浩给我发*问现在是否可以登录,进一步验证了发生问题当天,他并没有帮我解决到底的意愿。作为一个结果导向,既然问题解决了,也格外配合格外自觉地删掉了微博。当然此条微博里也提到了合同中多算的踢脚线和吊顶人工。踢脚线绝对是个错误,原因是业主自购地板门套,踢脚线作为配套,也应该业主自购,并不应该出现在合同里面。不进让我想起8月5日在禧鑫看报价时,第一版报价防盗门业主自购,门套和所有踢脚线的主材辅材人工合同中都有算。我当时问杨圣设计师,为什么防盗门业主自购了,还要收辅料人工费。回复是,因为要禧鑫的工人安装的。我又问,可是难道防盗门厂家不包安装?他愣住了,这时,坐在他旁边一位的经理才拿过报价仔细看了一下,告诉我是灌浆的钱。我接着又问那进户门门套和踢脚线呢?这个也都算了人工。杨圣设计师告诉我,是的,并简单跟我解释了下这两样东西分别是装在哪里的。当时我并不知道作为配套的东西,应该全部删掉。后来是请另一个经理审核的时候,特地跟杨圣设计师嘱咐:下次记住了,地板如果业主自购,踢脚线和门套要全部拉掉。我也没说什么。还有一个我比较恼火的地方是,我的窗台下是贴砖的,合同上是把窗台台面算成大理石,110一米,于是就问说这个是不是有必要。杨圣设计师跟我解释又说要防水又说是为了好看,还给我看了效果图,确实图上看起来很漂亮,我也就答应了。后来经理过来看报价直接把这项给删了,说贴砖的话没必要铺大理石。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于是我对杨圣设计师的专业性很是怀疑。到真不是计较这几百块钱,举个看病的例子好了,*生要是不会看不能瞎看,瞎看只能害**,诚实一点就说自己不会,至少给了*去找到懂得如何*的*生。杨圣设计师在面对自己不确定的问题面前,多数情况采取的不是探索事实本身,而是维护报价。每当我提出疑问和修改意向,他所做的是为报价圆场,说服我不去更改。铝扣板吊顶业主自购合同里却算人工这个事情我在8月5日当天也疏忽了,是后来签完合同回家之后才发现。为这个不满意的原因是之前招标时遇到的其他设计师都告知我铝扣板如果是上海的厂家都会包安装,如果我要自己买是不算人工的,就跟地板一样。但我已经不想再去问了,估计又是会得到一个错误*就是为了让我不删这一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份半包合同最重要的不就是甲方乙方责任分清并紧密配合么?也就是说人工到底算谁的,应该明确才对。如果吊顶跟行业规则不一样,或者说哪怕你是主流规则,但有少部分厂家有不同规则,不是也应该把这类项目当成重点拿出来跟业主讨论清楚么?(举个例子:有些厂家铝扣板吊顶是包安装的,有些厂家不包,我先帮您这个人工算在里面,到时候等您铝扣板厂家定下来确认好如果包安装这个钱是可以退掉的。)那么我丝毫不会有被忽悠被欺骗的感觉。但就算这样,我还是对杨圣设计师持理解态度,可能也刚走出校园,学会使用办公*和CAD,有销售能力,只是说对家装没什么经验,不是木工泥工漆工这些出身,不知道材料的销售模式不懂得工地细节进程,不够接地气罢了。我自己曾经有段时间被怂恿去做互联网产品经理,身边的人觉得我的性格很适合,于是只有一些C语言基础的我在知乎上扫完了几乎全部关于产品经理的帖子。最激烈的讨论无非是一个产品经理到底是否需要会写代码。而我底气不足的原因也是确实不是程序员出身,所以此刻我也很想问,一个家装设计师到底是否需要工人出身?因为如果现在是一位工人为我答疑,会得到更实在的*和亲*会,而不是浮华的客套与说服。第二条要求被删掉的微博是关于石膏板吊顶的报价过高。报价上面的石膏板主材70一平,辅材25一平,人工60一平,合计155元一平。愤怒的原因有三点:第一,8月5日改报价的时候,我问了一句,石膏板不是应该比铝扣板便宜的么,如果相同等级的话?杨圣设计师的回答是,没有吧。第二,因为鞋柜拆旧后洗手间意料之外是个大洞,想买石膏板封掉,看了网上的价格40一平包公包料,虽然也不一定要买这么廉价,但对比于155实在相差太多。第三:我并没有要求除了水电之外哪些材料需要特别好的,按照第一份全包合同来说,地砖50一平墙砖55一平,石膏板顺利成章也应该是类似的平民等级,若不是,至少应该询问业主。当然了解决办法依然是:多退少补。只能说,如今对这句*钥匙实在好感全无。当然了直接导致我发布此条微博的直接原因还是来自于朱经理的一句话。 我在发现差价的第一时间是给朱经理发了*说了以上问题,而且我不是傻子,所以石膏板吊顶不用禧鑫做,我决定自己去找厂家。得到的回复是:可以的,希望您这个顶五六百能做好。(合同上的价格是2821)看到这句话无论如何我是怒了。两种解读:1、诚挚的祝福和由衷的成全;2、赤**的讥讽,不管这个世界怎么看,反正我的第一反应是后者。更何况,微博里陈述的,也都是事实。在土巴兔客服要求我删掉微博并要求只在土巴兔APP里写装修日记之后,我也确实乖乖听话,一切照做。(待续)
省时省力不省钱的同时,要忍受开发商用不明品牌和不明价位的装修材料做出来的无法评估实际价格和质量的房子。某*上市地产开发商在广州的新楼盘,整栋楼卫生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水等问题,在交楼后5个月开始整栋敲掉重装卫生间,由此可见一斑。
已有12684人申请